还记得老师不在的时候带我们练声的慧中学姐吗?
虽然练声的时候十分严谨,但是也会穿插着让我们做做“老年保健操”缓解疲劳。
下面,就来听听wuli慧中爸爸的心里话吧~
Q1: 本次合唱大赛的主题是什么?您又是怎么理解它的呢?
这次金秋的大主题是时代烙印,为了迎合这个大主题,我们的小主题也是选取了两个十分重要的周年时间点去追溯过往的光辉,让时代的留下的痕迹精神可以以一种很好的方式展现出来。
Q2:我们知道您是海燕合唱团的成员,最初为什么会选择加入合唱团来指导大家呢?看到大家最初的水平和最后的表现对比,有什么感受呢?
大一的时候也有跟着哲院的合唱团参加迎新晚会,也勉强算是哲院合唱团老成员之一了吧,而且由于这次比赛还大多数都是大一新生,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基础,平时校合唱团的排练多少也算是有些经验可以传授给大家,所以就过来帮忙了~
刚开始的时候觉得离比赛的水准差的还是蛮多的,但是大家都很勤奋,我给出的意见还是都会采纳的,临近比赛时已经与我初见他们时进步很大了,初步掌握了应有的发音方法,自己还是比较有成就感的嘿嘿。
Q3: 排练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大家表现不好的时候,当您带大家练声或者之后看到大家排练状况不好时,您是怎么应对的呢?
其实我觉得我能描述的方法都是很抽象的,所以我总找一些更贴切的比喻去让大家理解到底如何发音,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吧。有时候状态不好我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早上的时候嗓子没有打开就来训练了,晚上经历一天课程也十分疲惫了,还是尽量让大家集中注意力高效率的去完成每天的任务吧,临近比赛前的那段疲软期放一些我自己认为很好听的与比赛曲目情感或者唱法相似的合唱音频,让他们去多多感受同时也是一个休息。
Q4: 您觉得哲院合唱团的精神是什么呢?在这次的排练和比赛中有没有什么事情表现了这种精神,并且让您记忆犹新呢?
我其实很喜欢合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合唱是一个集体的协作,是多人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从而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这个过程很容易用音乐拉近大家的距离,也能使人掌握收放,何时是陪衬何时是主导,这都是一个平衡的过程,为了达到最理想的目的,任何人都需要去为了这个大“我”去调整小“我”,当和声一出来时,一切都会明白的~
印象深刻的时候还是比赛的那次吧,候场时的那声加油欢呼,以及比赛时第一曲的效果~其实大家在一起唱的越久就越能体会吧。
听完了慧中学姐的心声,下面来看看咱们钢(biao)琴(qing)小(bao)王子——曹越同学是怎么说的吧!
1.你觉得《我们的孙中山》这首合唱曲目最能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
这是一首兼具音乐性与历史感的佳作,最打动我的是贯穿全曲的中山精神——唯我先生,四表披光;振兴中华,开来继往。感谢李海鹰先生的词曲创作。
2.《我们的孙中山》作为一首全新的曲目,是没有伴奏乐谱的。那么请问你是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摸索出全曲各个乐器的乐谱,并使之展现出和谐的音乐美感的呢?
从学琴时就喜爱摸索自由、即兴的音乐,大概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收获了一些乐谱之外的能力。加之《我们的孙中山》这首曲目极其富有律美与韵美,伴奏要做的是找寻一种与之相衬的和谐。在把握情感的基调与抑扬后,通过音符的叠加抒发这种和谐是十分自然的过程。
3.我们知道排练过程中前奏的配合乐器先后出现过一些差错,甚至在比赛前一天你才被通知要加一段间奏,你又是如何顶着压力协调这些看似难以处理的矛盾的呢?
编排前奏的配乐历经了一定的曲折,要考虑每个不同乐器各异的音区、音色等多个因素,才能尽可能使前奏独特而不独立地站在全曲的开端——最终我们选择了箫这个中国乐器,听觉结果也是十分让人满意的。
编排间奏的这个过程在时间上确实相对紧张,但指挥陈老师为我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参考素材,各位老师和学长学姐们也并完全没有因为时间的紧迫给我额外的催促和压力,让我得以在较为轻松的心情中完成了间奏的编排。
在准备金秋合唱的整个过程中,我始终十分享受,而真正扛着压力的人有许多。台前与幕后的付出者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压力与辛苦,他们都是金秋合唱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4.合唱团成员为这次比赛付出的时间精力大家有目共睹,你认为在本次金秋合唱的准备过程中最令你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指挥周锴老师百忙中三度指导我们合唱团,每一次的高要求虽都令团员们颇感压力,但每一次的进步和收获也是超乎想象的。周锴老师对音乐那精雕细琢般的执着与追求使我感触很深。在这里再一次感谢周锴老师的指教。
5.据说金秋合唱比赛过后,你收获了大批迷弟迷妹,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谢谢大家的支持!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采访:文艺部李雨舟、梁丽诗 编辑:张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