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晚上六点半,哲学学院2015级新生辩论赛决赛在哲院大报告厅如期举行。在半决赛中决出的四强分别进行本次决赛的季军赛和冠军争夺赛。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龚文德、哲学学院教授苏德超作为嘉宾出席本次辩论赛。哲学学院辩论队资深辩手李凯以及来自文学院、历史学院、水利水电学院等其他5个院系的资深辩手共7人,共同组成本次比赛的评委团。
首先开展的是季军赛,辩题为“‘喜当爹’和‘注孤生’哪个更可悲”。“喜当爹”和“注孤生”,两个颇具嘲讽和调侃意味的同时又反映当今社会现象的词,让辩题在确定之初就备受观众们的期待。比赛开始后,先是由持“‘喜当爹’更可悲”立场的正方进行立论,他们先是将“更可悲”定义为“离人生赢家的距离更远”,然后从“喜当爹”使人产生心理落差的深刻性和造成这一结果的方式的广泛性做出论证;认为“注孤生”更可悲的反方则将“更可悲”定义为“更不幸”,分析了“注孤生”的人从何种程度上较“喜当爹”心理状态更为痛苦,价值地位也更为低下。在接下来激烈的驳论、盘问和自由辩论环节中,正方围绕立论中的观点紧紧展开论述,同时以“注孤生的人如康德等亦可追求更高人生价值”等对反方进行反驳;反方则从“‘喜当爹’后亦可做出不同选择”、“‘喜当爹’较‘注孤生’门槛更高”和“‘喜当爹’的人依然拥有幸福的可能性”等多方面进行反驳。双方均以丰富的事例详细论证了“喜当爹”和“注孤生”两种不同的人生境遇对人的心灵的“摧残”,双方激烈交锋,场面十分热烈。最后,反方以角度更为全面的论证和驳斥在票数6:1的情况下获得胜利,正方二辩李昀泽以其幽默机智的表现拿下了本场比赛的最佳辩手。
随后辩题为“太阳底下有无新鲜事”的冠军争夺赛正式展开。原句“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出自《圣经·传道书》,意在说明世界永恒性和历史循环性的哲理。本场比赛的焦点在于现象与本质之辨,与上场比赛的趣味性特色不同,它更侧重于哲理性。比赛开始后,双方队员就“变与不变”、“新与不新”展开激烈争论:正方“太阳底下有新鲜事”从工具革新尤其是交通、通讯工具发展的角度说明“新”,反方则指出它们在满足人类需求上的一致性;而当反方提出规律的本质性和稳定性时,正方又从“不同时期对于规律的利用有不同方式”角度进行反驳;反方在强调人类情感的相似性时,正方则着重强调其中个性体验的不同。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不时蹦出“满足欲望的角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宇宙的本质没有变化”等富有哲理性和高度概括性的话语,使人不禁赞叹。与此同时,双方均强调了各自立场的价值基础,正方认为承认“太阳底下有新鲜事”能够激发人们创新的积极性,反方则认为承认“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利于增强人们对于世界的稳定性的信心,推进比赛走向新的高度。最后,正方以4:3的微弱优势获得了比赛的胜利,反方三辩汪子钰则因提出更为新颖深刻的观点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在两场比赛的末尾,苏德超老师都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更多是从辩论技巧的角度给选手们提出建议,比如辩论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事例的正确运用,逻辑和事实的关系处理以及辩论时的姿态语言等,为辩手们提供了不少实用性的帮助。
本次新生辩论赛决赛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从选手的表现到评委的点评,都堪称精彩。2015级的同学们对于辩论的热爱、在台上自信的状态都令人印象深刻,期待他们在哲院浓厚人文氛围的熏陶下,在辩论时飞速的头脑风暴和激烈的思想碰撞中,不断收获与成长,成就哲院辩论队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