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新闻

哲学学院话剧《归宗》荣获第五届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戏剧节铜奖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12日 00:00  点击数:

2015年12月10日晚,“我的青春与梦想”第五届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戏剧节颁奖晚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原创话剧《归宗》荣获本届戏剧节铜奖。

《归宗》由该院神思者话剧社成员自行创作,从策划、编排到演出,历时近两个月。该剧结合中国传统戏剧表现手法和民俗傩戏的意蕴,展现寻根生命本源和中国传统文化深刻主题,在今年的武汉大学金秋艺术节中正式演出,以其新颖独特的表演形式,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获得了较好的反响。

一段乡情的回忆,一个寻根的故事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故事在土家少女的独白中缓缓展开:“书上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我就有了一个姓:杨”;而后时光流转,往事浮现:奶奶十六岁出家,在绣楼哭上三天三夜,进了杨家,爷爷说从再未见过这么美的嫁娘。记忆里有半旧的吊脚楼、檐下的井、女人的烟火、爷爷的草鞋、洗脸的盆架、放着调味陶罐的木柜……仿佛还是昨天,却猝然地随着爷爷的离去而消逝了;一眼竟是万年,站在唐人街的“我”,和眼前的“中国年”格格不入,那陌生的热闹,使“我”心中涌起无限的怅惘:“那个盆是我小时候洗脸用过的,这个是奶奶的给我磨豆浆的磨盘……不对,错了,不对,春联不是这样贴的,狮子也不是这样舞的……”;“我”甚至有些害怕,害怕那些属于家的记忆有一天都不在了、害怕连“杨”字都不会写……终于,“我”想起爷爷曾带回家的那份家谱,在那上面的,“我认识的,不认识的名字”,让“我”找到了“我”的根。

归宗1_副本.jpg

乡音伴着悠扬的笛声缓缓道来,几句问候,一声“我们想你了”,是儿时萦绕耳旁的熟悉腔调,与点点滴滴的记忆相交相融,引得全场观众的共鸣,让人潸然泪下。故事末尾,全体演员念诵《千字文》,最后少女手中红绸往空中一抛,像是做了一场意犹未尽的梦。

一种表演形式的创新,一种生命哲学的思考

《归宗》将哲学学科的思辨性、深刻性和戏曲中的假定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根红绸作为唯一道具贯穿全剧,展现了土家人祭祀嫁娶、孩童嬉戏、农耕播种、挥舞雄狮等众多情境;各种场景依次变幻,体现出时空交错之感。浓厚鲜明的民族元素和乡野元素,使话剧富有了一种独特的美。暖黄色灯光,增强了话剧的代入感,观众仿佛跟随少女一起,经历着她的经历,她的喜怒哀乐,和她一起走过寻根归宗的历程。

归宗2_副本.jpg

整部话剧,没有夸张的服饰灯光,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有的只是少女幼时的美好回忆,对爷爷奶奶的思念,对往昔已逝的怅然,对寻根归宗的一份执念……可以说,无声胜于有声,中国画里的留白艺术,中国哲学“大象无形”里的意味、美感和哲理,在这部剧里,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体现。至此,情感的深厚浓烈,便也呼之欲出。学子们用自己所感悟的智真善美,在艺术上不断尝试,使《归宗》在给观众带来感官享受的同时,也引发了他们心灵的思考。

归宗3_副本.jpg

IMG_2754_副本.jpg

据悉,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戏剧节首创于2007年,由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汉市文化局等单位联合举办。本届戏剧节共有30余所高校近700名高校学子参加,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相继举行,历时约一个月,参加人数和戏剧剧种均创历年来新高。 (文:易欣然 摄影:江雨)

>